术语和定义
时间:
2024-03-06
1.端子
一种导电元件,用于连接外部电路中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端子。
2.内阻
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中电解质、正极和负极电极组、隔板等的总电阻,以毫欧 (m Ω) 为单位测量。内阻的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、制造工艺、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。
电池的内阻包括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。欧姆内阻由电极材料、电解液、膜片电阻、各部分联系我们电阻组成。极化内阻包括由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。电池的内阻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重要的特性,它受材料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。
3.开路电压
开路电压是指电池在开路条件下的端电压,以伏特为单位测量。
4.标称电压
标称电压是指制造商指定的用于识别电池的近似电压值。
5.负载电压
电池连接到负载后放电的端电压称为负载电压。
6.充电截止 (终止) 电压
电池在正常充电期间允许达到的最大电压。
7.放电截止 (终止) 电压
电池正常放电时允许达到的最低电压。
8.额定容量
额定容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并由制造商标明的电池容量值。容量是电池电性能的重要指标,由电极的活性物质决定。额定容量通常用A·h (安培小时) 或mA·h (毫安小时) 表示 (1A · h = 1000mA·h)。
9.可用容量
可用容量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从充满电的电池释放的容量值。电池的可用容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: 活性物质的数量,质量和利用率。
10.额定能量
充满电的电池在室温下以1小时的速率放电并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释放的能量,以Wh表示。额定能量是衡量动力电池驱动设备所做功率的重要指标,而电池的额定容量并不能决定所做功率的大小。
11.放电深度
放电深度是表示电池的放电状态的参数 (DOD),等于实际放电容量与可用容量的百分比,以 % 测量。
12.过放电
当蓄电池单元或蓄电池完全放电后继续放电。
13.充电状态
荷电状态 (SOC),也称为剩余电量,表示当前电池在指定放电条件下可以释放的可用容量的百分比。
14.能量密度
能量密度又称比能,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所获得的能量,即重量比能或体积比能。
15.功率密度
功率密度,也称为比功率或质量比功率,是从电池的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获得的输出功率,单位为W/kg或W/L。比功率是评价电池是否满足电动汽车加速和爬坡能力的重要指标。
关键词:
上一页
下一页